所謂零缺陷管理,也叫“零缺點”,是一種主張企業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,要求全體工作人員“從開始就正確地進行工作”,以完全消除工作缺點為目標的質量管理活動。它能有效解決“確保質量”和“按期交貨”的矛盾,提高產品的可靠性。
零缺陷管理,并不是說絕對沒有缺點,是指要以“缺點等于零”為最終目標。它特別強調預防系統控制和過程控制,使產品符合對顧客的承諾要求。它要求每個員工在自己工作職責范圍內,從一開始就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把工作做得準確無誤,即從產品的質量、成本、消耗、交貨期等方面進行合理安排,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檢驗來糾正。推行零缺陷管理,必須做到以下三點:
第一,拋棄“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”的觀念
一般認為“人總是要犯錯誤的”,所以對于工作中的缺點,或出現不合格品現象持容忍態度,不少企業還設立事故率、次品率等,縱容人們的這種觀念。零缺陷管理向這種傳統觀念發出挑戰,它認為人都有一種“求全”的基本欲望,希望不犯錯誤,把工作搞好。
第二,每一個員工都是主角
在一般的企業管理思想中,管理者是主角,他們決定著工作標準和內容,員工只能照章辦事。零缺陷管理要求把每一個員工都當作主角。它認為只有全體員工都把握了“零缺點”的思想,人人想方設法消除工作缺點,才會有真正的“零缺點”出現。
第三,強調心理建設
傳統的經營管理方法,側重于技術處理,并賦予員工以正確的工作方法。零缺陷管理則不同,它側重于心理建設,賦予員工以準確無誤地進行工作的動機。零缺陷管理理論的創始人認為,做工作的人具有復雜心理,如果沒有準確無誤的工作愿望,工作方法再好,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得完美無缺。
相關鏈接: 零缺陷管理,最早應用于美國馬丁馬里塔公司的奧蘭多事業部,又稱“零缺點”。1962年該公司為提高產品可靠性,解決“確保質量”與“按期交貨”的矛盾,在制造部門實施零缺陷管理,并獲得了成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