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流程不完善
檢查一個企業的效率是否低下,要看企業的流程是否合理,是否簡潔高效,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,改進的可能性有多大。組成企業的流程系統絕不是簡單的業務鏈條,而是復雜而封閉的循環系統。一方面應檢查企業流程的循環系統從起點到末梢是否暢通,是否閉合,有沒有斷裂、梗阻、栓塞的地方,有沒有冗余和不足的地方,是否需要添加新的系統。另一方面,應檢查流程是否格式化、模版化,流量是否合理穩定,每一管道的設計流量是否合理,實際流動中是否達標、超標。
二、制度不支持
如果流程沒有什么問題,就檢查管理制度是否真的支持流程及流動的內容,是否充分尊重人文情懷:過于嚴格了,大家會變著法子鉆制度的漏洞,甚至集體對抗制度;過于寬松了,約束力又不夠。如果說流程是水的話,制度就是管線。如果管子不嚴密、粗細搭配不合理,或者對接有誤,那么將直接影響系統流量。此外,還應關注流程上流動的內容是否正確,是否為亂流。
三、監管不到位
即便企業有很好的流程和管理制度,但若監管不到位、越位,或監管手段落后、監管人員能力有限、組織架構太復雜,都會大大降低整個系統的運營效率。如果監管者辦事不公,會極大降低人們對流程和制度的忠誠度;如果監管者能力有限,勢必會監管無力,監管無效;如果監管過于嚴格、僵化,將極大限制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;如果身處高位的人沒有被監管的意識,甚至帶頭違反流程和制度,那么監管終究也會名存實亡。
四、員工素質有限
布置同樣的工作,能力不同的員工,所需時間一定不同,完成工作的質量也不同。但如果長期平均分配,能力強的員工會逐漸流失,沉淀下的是能力一般的員工。這反而造成“能力高的員工忠誠度低,能力低的員工忠誠度高”的假象,如果據此得出“德重于才”的招聘標準,對企業的影響是深遠的。
五、主管能力有限
員工無為勞作,可能只因為主管隨口一個指令。如果主管又不敢承擔責任,次數一多,員工也就油滑了。你有千條令我不從,我就自掃門前雪。等到真需要他們作為的時候,主管的指令已經毫無作用了。摘自世界經理人網
|